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医药科技创新与特色医疗服务发展大会的 通 知
中 国 医 药 教 育 协 会
药教协字[2018]第 146 号
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医药科技创新与特色医疗服务发展大会的 通 知
各有关单位:
中医药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,具有引领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,是 “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”和“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”。通过科技创新发掘中 医药科学内涵,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,是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重大战 略方向。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 发展,并多次强调“要大力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,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”。 新形势下,为积极响应十九大号召,深入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 印发的《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(2015-2020 年)》、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(2016-2030 年)》等一系列文件,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以科技支撑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,进一步挖掘整理有特殊疗效的中医药理论、诊疗技术、民间疗 法、秘方验方,不断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,加快推进特色诊疗技法规范化研究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,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方面的明显优势,使其更好地满足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, 同时为中医药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提供一个高水准、高质量的展示交流平台,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。根据《“十三 五”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》要求,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决定举办“第一届中医 药科技创新与特色医疗服务发展大会”。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组织机构: 主办单位: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协办单位: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特色医疗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: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
二、时间和地点: 时间:2018 年 10 月 13 日—15 日(13 日全天报到) 地点:山东泰安市双创大厦 (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北天门大街 1177 号)
三、参会对象: 各有关中医药院校(科研处)、科研院所主管领导;各地中医医院、综合医院中医科、康复科及相关科室医生;各类中医养生保健会所负责人;各类中 医药养生用品、保健食品、中医药医疗器具、器械设备生产企业负责人;各类中 医养生保健技术配方发明人、祖传秘方验方传承人、民间中医确有专长人员等。
四、大会主题: 创新驱动、科技引领、振兴中医、共享发展
五、会议内容:
(一)专题报告 邀请相关部委领导及知名专家围绕《“十三五”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》, 当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,中医药学科研思路与方法,中药制剂技术、工艺及质量标准评价,中药炮制创新技术及规范化研究,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发掘应用,中医药医疗器具、器械设备开发及临床应用等主题作专题报告。 (二)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军民融合双创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“中医药 人才教育基地”授牌仪式。
(三)召开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特色医疗工作委员会 2018 年年会暨特色医疗学术交流会,希望新老会员务必参加。
(四)技术展示交流 通过技术交流、专题讲座、实物展示、现场操作等方式,介绍中医特色诊疗方法及适应症,包括针灸、推拿、按摩、拔罐、正骨、整脊、理筋、电疗、贴 敷、膏方、中药外治等特色医疗技术。
(五)展览展示 本届大会可为中医药、保健食品及滋补品等研发生产企业;民间中医中药新技术、新方法和新产品;健康养生设备及耗材企业;康复医疗、老年照护、中 医保健、养生保健食品及医疗器械生产商与贸易商、分销商、金融投资、互联网 和电子商务行业搭建一个全面接洽和展示交流的平台。
六、会议征文:
(一)征文内容: 1. 中医药学科基础研究的新思路、新方法、新进展;
2.中医药学科临床研究的新思路及新成果;
3.中医药特色医疗技术的发掘与应用;
4.名老中医用药心得、民间偏方验方案例分析;
5.中药新药、保健食品、医疗器械的开发及临床 应用研究;
6.中医药学科临床研究新思路;
7.国家级、省部级、局级科研课题的最 新研究进展及成果展示;
8.与中医药有关的各种发明专利成果;
9.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医药创新;
10.中医药科技成果创新与中医药政策。
(二)征文要求:
1、论文力求主题鲜明,数据准确,资料详实;
2.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 4000 字,要求提供全文和 200 字以内中文摘要一份,并注明作者姓名、性别、学历、学位、职务、职称、工作单位、通讯地址、电话和电子信箱;
3.论文请用 WORD 文档的形式发送到邮箱 guotuhuiyi@126.com;
4.稿件请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,(截稿时间 10 月 1 日,逾期恕不受理);
5.届时,将评选出优秀论文推荐到《国医国药》杂志上发表,并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颁发论文证书。
七、注意事项: 针对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员免收会务费,住宿及往返交通费自理。 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员每人需交 400 元会务费。
请参会代表务必于 2018 年 10 月 1 日前将《报名回执表》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:guotuhuiyi@126.com;我们将按报名先后提前一周书面传发报到 通知,
详告报到地点、乘车路线及日程安排。
八、联系方式: 联系人:徐莉婷 13671015376
报名邮箱:tsgwh3686@163.com
附件:报名回执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