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季养生
文章来源: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推荐培训教材《健康管理师》 第十五章 第四节。
四季养生法,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,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。这种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方法,是中医养生学的一大特色。
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,直接影响着万物的荣枯生死,人如果能顺应天气的变化,就能保全自己的生命,延年益寿,否则就会生病或天折。在《内经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道理,它告诉人们:四时阴阳之气,能生长收藏,化育万物,是世上万物的必不可少的存在基础。所以要在春夏养阳气,秋冬养阴气,这是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的关键。
春夏两季,天气由寒转暖,由暖转暑,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,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;秋冬两季,气候逐渐变凉,是人体阳气收敛,阴精潜藏于内之时,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。春夏养阳气,秋冬养阴气,是建立在阴阳互根规律基础之上的养生防病的积极措施。因为中医学认为,春夏若没有调养阳气,秋冬季会出现泄泻的病证;若秋冬没有保养阴精,至春夏时节就会导致温病的发生。所以,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寓防于养,是四季养生法最根本的原厕。
(一)春夏养生
春为四时之首,万物更新之始。阳气升发,万物苏醒,生机盎然。故人在春季的精神调摄上,既要力戒发怒,更忌忧郁悲观,要做到心胸开阔,乐观愉快。在起居上,人们应该早点起床,到庭院中散散步,到了晚上也要比平常晚一点再睡。这样就能适应春天的生生之气。
夏季烈日炎炎,雨水充沛,万物蕃秀,开花结果。此季节阳气最盛,故人在夏季的精神调摄上,要神清气和,快乐欢畅,胸怀宽阔,精神饱满,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,以利于气机的通泄。而且夏季要注意静心不烦,这在炎热的时候十分重要。在夏季的作息起居上,也宜晚睡早起,中午可小睡一会儿,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。
(二)秋冬养生
秋季气候由热转寒,是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,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,但也表现出一派肃杀萧条的景象。所以人在秋季的精神调摄上,要注意乐观,避免精神抑郁,同时也要保持神志安宁,收敛神气。在作息安排上,早上不宜起得过早,晚上也要早点睡觉。
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。阳气潜藏,阴气最旺,寒风凛冽,草木凋零,动物蛰伏。所以,人的精神和情志活动也要顺应其闭藏之气;不可轻易耗泄。这就需要精神保持安静的状态,控制情志活动。在起居上,人们要早睡晚起,日出而作,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以利阳气闭藏,养精蓄锐。